今天一個朋友在跟我閒聊時,談到他大女兒前幾天抱怨她這個媽媽都不夠關心她,只關心妹妹。導火線是她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她覺得很冤枉,兩個孩子她都一樣要求,一樣付出,妹妹有的姊姊也有啊。


 


我這個朋友也是雙子座,和我一樣,雙子座的人講話很直,想法也很直,有時候就因為太直了沒經過思考,常常誤傷了人而不自知。


 


她百思不解,管太多也不行,管太少又說不關心,怎麼做都不對。我覺得很有趣,媽媽應該知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有些人對愛的渴求只有半個杯子滿,但有些人對愛要求百分之兩百,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精疲力盡了,為什麼在孩子眼中還不夠公平?如果我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那就永遠找不到和孩子的交叉點而理解她真正需求的愛與關心是什麼了。


 


而渴求愛,孩子都覺得應該要照他們要求的方式愛他們才是愛,嘮叨不算愛,為妳好對你碎碎念也不算愛,愛就是要以他希望的規格呈現才是愛。當然,孩子這樣的想法不是正確的,但如果你不先以她的方式回應她,你就沒機會教導她,愛的多元和包容性了。


 


而願意發出呼救的還算好,有些孩子很壓抑很內斂,他們缺乏不會說,只會要求自己展現出超齡的大人樣,因為覺得自己得不到,就以不需要武裝自己內心的渴望,這樣的匱乏會讓孩子永遠成不了大人,這樣的孩子外表堅強內心卻很脆弱,他們會缺乏自信甚至會轉變成對事情有強烈控制慾望,對情人強烈佔有以填補內心那個從小到大從未被滿足過的空缺。


 


我跟她說,與其一直否認自己有偏心,一直想不透自己哪有大小眼,還不如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曾經發生了什麼事件你輕忽了,卻重創了小孩脆弱的心靈,是不是你真的有一些態度上給人有失公平的感覺,才造成大女兒借題發揮。有時候我們都知道,發作的事件其實不是問題的本身,那多半只是讓自己比較有理由的藉口,如果沒有找到根本的癥結,只會有更多的事件讓人疲於奔命而已。


 


我很有自知之明,自己如果不只一個孩子,那絕對是會偏心的那種人。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難保我不會偏愛個性比較弱勢的、或比較像我的、或比較傻氣的、或比較乖巧的。人的心臟都偏左了,偏心當然是無可避免的啊!


 


不過,我都跟小光取得共識,偏心這事情我們自己知道就好,在對待孩子上絕不能讓他們感受得到,也不可以任由親戚在孩子旁邊說嘴,孩子小時候很容易把很多話當真,一旦當了真,就會造成心理由小而大的陰影,萬萬不可。


 


另一個朋友有兩個女兒,兩個女兒其實我都喜歡,但因為大女兒是從出生我就抱著長大的,所以我特別疼她。可孩子的親戚似乎都喜歡小的,長的討喜嘴巴又甜,糟糕的是,他們常在孩子面前直言不諱的說,爸爸最疼小的了,也毫不掩飾他們對老大某些行為的厭惡,覺得老大太有心機太世故,每當他們在孩子面前這樣說時,我總是很心疼老大,我希望她不要太早熟,不要聽得懂大人們之間無心的言論而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我真的很反對在孩子這麼小時,就有了差別待遇的意識,我將來會好好教育我的孩子,別人講什麼都不要理會,爸爸媽媽愛你們就好。


 


怎麼樣讓孩子不感覺差別呢?我希望自己不會走傳統的模式,要求老大要照顧弟弟妹妹,或老大就要讓小的,我應該會採取我媽當年的連坐法,小時候一旦我們做錯事,倒楣的大姊都要一起跟著我們被打,媽媽每次打就是打三個,每次罵也一起罵,久了我們就不敢亂來了,自己挨打事小,牽連到哥哥姊姊就有夠冤枉。


 


今天朋友在跟我說這些事時,她那個一直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哪裡偏頗的態度讓我覺得似曾相識。我想起很多年前,爸爸和我出差去三鄉,我們一起晚餐時,爸爸態度很嚴肅的對我說,老人的自尊心比一般人脆弱很多,但我卻常常在工作上對他大小聲,有時候他只是講講自己的意見,我卻很不耐煩的打斷他,他覺得很受傷。他說以後有什麼事情,不要動不動就大聲,好好講,慢慢講,不要一下子就擺一個臭臉,這樣老人看了心裡也很難受。


 


我好像一下子就被人說中心事一樣的難堪,面紅耳赤的否認我哪有啊,我哪有對你大小聲啊(明明現在就是!),都是你講不聽我才會越來越大聲的啊!你怎麼可以說我一下子就擺臭臉……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好糗,雖然當下因為太難堪而不願意承認,但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常常提醒自己要修正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不能在公司還把爸爸當爸爸,我必須當他是老闆,尊重他的意見,接受他的指導,而不是凡事都我最對,我最沒錯。


 


不知道是不是也從那時候開始,每當一個事件發生時,我總不會馬上隨之起舞為之光火覺得都是別人對不起我,反而會回過頭先想想,我自己是不是做得問心無愧?我是不是也真的抱著看好戲的心態?我是不是的確沒有輕視他人敷衍帶過?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磁場是相對的,別人覺得你怎樣,有時候你不承認,但的確是潛意識裡你有了這樣的念頭才會讓他感染到了你的想法而有了對你的誤解。我覺得理性去看待事件,而不帶有針對性的個人情緒,往往會使我們的立場更中立更客觀去判斷我們究竟是做對了,抑或是做錯了。


 


同樣的,很多年前我對媽媽有很多誤解,很多她的行為在我眼裡都是惺惺作態,我當時對她的關懷也很虛偽,有時候反而是用過度的問候反諷她已經被我看穿我的不屑。曾經有心理學家說,不屑,輕視,是情感中最大的殺手。就像老婆如果不屑老公的任何決定,輕視他的能力,那麼這段關係最終只能結束收場。


 


一開始我也否認,我覺得自己對媽媽很好啊,我比誰都關心她的需求啊!我很委曲求全啊,還要怎樣?但其實媽媽作為情感的接收者,她比誰都更能感覺我的真心或假意,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轉變的了,或許就是從承認自己的確有了鄙視和輕忽的態度開始吧,我漸漸能從媽媽的角度去感受她的心理,也直到自己要當媽媽,我才能明白一頓飯吃不下,吃了又吐是多麼難受的事情。


 


以前總覺得媽媽很難搞,現在才能體會因為媽媽的胃開過刀,所以對食物才會這麼挑剔,很多時候她也想嘗試,但往往結果總是不佳才致使她對很多料理有了預防的心態。其實她只是不想最後結果又讓大家敗興而歸嘛。


 


爸爸媽媽都已經六十多歲,卻還能使用電腦已經是非常不簡單的事。對我們來說,連線上網,找無線網路開頁面,大概比寫幾個國字還容易,不過對於一輩子都用手寫字的爸媽來說,電腦操作某些部分還是過於複雜的,比方現在沒有連線怎麼讓他連上去,如果寬頻網路行不通還能用什麼方式上網?


 


有時候媽媽一點點小問題就會大呼小叫,以前我也很不耐煩,覺得媽媽就不能用心好好學起來嗎?為什麼老要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會電腦很正常?不過後來我就能體會他們急著要上網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煩躁,大概就像你去到公司一整天但網路壞了你啥事都做不成一樣的無奈吧!


 


因為能體諒,所以就不會把自己的態度強加到父母的身上,覺得這麼容易怎麼學不會呢?有了夏天之後,我沒有凡事都為他著想,反而因此回想起很多小時候我怎麼學也學不會,但媽媽卻反覆不停教我的事,像是把衣服翻正面從頭穿下來,以前很小,覺得怎麼也穿不到正面,為什麼這麼難?媽媽總是一邊笑,一邊脫下我的衣服,又一邊幫我穿好來,一次又一次。


 


我也想起小時候學穿鞋,這麼簡單的步驟常常肢體不協調,怎麼也套不進去,媽媽沒有不耐煩你怎麼這麼笨這麼慢這麼學不會,她就是一次一次的教你。於是,我對於媽媽不會電腦這件事開始有了莫大的耐心,不會是應該的,因為需要你的協助,所以你要更溫和的對她說明,讓她有興趣有信心去做這件事,我們沒有因為學穿鞋而害怕穿鞋,怎麼能讓媽媽因為害怕我們的壞脾氣就放棄學電腦呢?


 


我發現要做到同理心就得首先承認自己的某些心態其實並不正確,有時候我們一直無意識的對抗那些對我們的質疑,不斷的否認自己曾經的偏差,只會讓我們很難回歸到自己的本心,去看看這顆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最近剛好讀到徐枚怡的一篇文章,覺得很有趣,轉載於下:


 


 


蜂王乳   (原文出自m & m交換日記雜誌第2 日日是好日)


 


我媽叫我吃蜂王乳是一片好心,但我心理已經有事情很煩又一直叮嚀我知道的小事,我會討厭別人催。


 


這一點一直是我的毛病,小時候我媽如果叫我去寫功課,我就會很氣,偏不寫。明明知道的事情催得好像我不知道,我會覺得不被信任。


 


「知道的事情不要一直講好不好。」我就當場不肖地回我媽一句話。


 


然後就發現這句話傷到媽媽的心。


 


媽媽自己都沒吃蜂王乳還每天早晚催我去吃,這份好心意我沒有關照到,只關照到自己在趕工作心裡煩。


 


寫作的時候需要環境,心思都單純才能把繁雜的思緒整頓好,所以有一點點小煩,很容易把它擴張成大煩,一張臭臉在那裡就為了保護自己心思單純,愉悅……


 


但!


 


這樣不是顛倒了嗎?


 


每日都有小小的煩事,把它吃下去就會消化掉,隨後拉出來。


 


我如果回答:「好,我吃」三個字不是比之前那一整句還來得簡單嗎?


 


蜂王乳吃下去消化了,不是對我也很好嗎?又不傷媽媽心意。


 


蜂王乳又提醒我一次,不要老是抗性太強,順一下,沒什麼不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ionmh 的頭像
    Fionmh

    飛揚。費樂米娜。

    Fionm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